时间:2022-10-27 21:24:40 | 浏览:497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锦缎(ID:jinduan006),作者:牧之,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2021年2月第一周,A股价值投资“典范标的”上海机场(SH:600009)大跌26%。近400亿的跌幅,形如一记闷棍,砸的一众抱团“夹头”脸色铁青。
图1:上海机场日K线
要知道,就在4年前,价值投资老前辈查理·芒格公开为上海机场背书:“我在中国投资了上海机场,中国核心机场,没有净债务”、“拥有中国核心机场你怎么会亏损?”
图2:芒格,来源:网络
这些话在上海机场连续跌掉400亿市值的今天,听上去多少显得有些讽刺。实际上,于上海机场这只明星投资人云集的抱团股来说,这不过是一场迟来的大跌。
如果我们打开上海机场的股东列表,一众明星机构投资人赫然在列:
股东列表里业绩好到爆棚的易方达中小盘有之,社保和中国人寿的险资有之,外资澳门金管局的QFII,南水港资更是一度买到封顶线,加上查理芒格的家族基金,上海机场可以说是标准的机构抱团股。
图3:上海机场股东列表,来源:Choice
很显然,这样的全明星股东阵容成功抱团,就算是面对史无前例的疫情,都没有让上海机场发生太多跌幅,其中必有蹊跷。
2020年,受疫情影响,作为上海机场核心竞争力的国际流量全面崩盘,全年起降架次下降了36.4%,旅客吞吐量下降了60%,其中国际地区客流量下降了87.4%。纯粹依赖进出境流量带来免税收入的扣非净利润也应声而落,亏损了近14个亿。
图4:上海机场归母净利润,来源:Choice
不过尽管发生了上市以来的第一次亏损,但上海机场2020年股价在3月股灾触底之后不断反弹,到年终只跌了3%,和惨淡的业绩形成了鲜明对比。
潜在大额亏损,还在不断反弹,首先是因为众多老练的明星投资人心中的一条长期主义大逻辑:对上海机场这样红的发紫的核心资产来说,持续一两年的疫情根本不算什么,在诸多时间的玫瑰眼中,上海机场就是那不灭的神灯。
想想也有道理,三五年国外疫情过去之后,上海机场又是一条好汉,百年不灭的东北亚第一国际机场,就是一份超级硬资产,3年亏损又算得了什么?
除此之外,支撑上海机场股价的硬逻辑还有另外一条:与中国中免(SH:601888)签订的长达七年的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租金合约——2018年7月19日,上海机场向中免旗下的日上免税行发出了中选通知书,确认其为浦东机场免税店的项目中选人。
在这份长达七年的合约中,上海机场将在前三年获得40亿左右的销售提成保底,而在2022年,T1航站楼的免税业务将并入此次签订合同框架,同样享受42.5%的提成保底。
对众多不太了解机场运作逻辑的投资者来说,这个条款可以简单解读为:上海机场未来从中免免税店提成比例,业务不好的话,下有保底,而业务足够好的话,上无封顶。
这就给众多精于算术的机构投资者以双保险,叠加十足的想象空间:
首先,一旦疫苗出来,疫情很快会过去,扛过1-2年亏损就可以了;而且,就算疫情一时半会过不去,有这个保底提成协议支撑,最起码硬抗到2025年还是没有问题;
何况,出入境人群眼下憋在国内,消费能力却还在增长,若是3年之后出入境重新复苏,这份协议带来的向上空间依然很大——至少这个股价在中免身上有所体现。
疫情沉重打击之下,上海机场几无跌幅的3条核心硬逻辑就在于此:下有保底,上不封顶,渡劫全靠上房东对租客的暴利压榨。
图6:包租婆。来源:电影《功夫》截图
毕竟,在古典价值投资者眼里,房东的议价能力才是无敌的啊。
很不幸,投资者这些粉红色的想象被1月30日的中免和上海机场全新的免税协议修订拦腰砍断。
在旧版协议中,免税合同系保底与销售分成二者取高模式,在新版协议中,当国际客流小于2019年流量的80%时,取销售分成;当国际流量大于2019年的80%时,取保底。
这份合同命门在于,从原先的下有保底,上无封顶,弹性十足的业务模式,一转而变为,上有封顶,下无保底,变成了固定租金合约,不再具有向上增长的弹性。
换句话说,投资者疯狂期待的弹性已经完全没有了:
就算疫情影响完全消除,这也成了一份固定金额的租约;而如果流量长期这样印象存在降下去,中免也可以按照实际表现来给上海机场分成,而不必像之前投资者预期的那样,被上海机场这个掌握进出口流量的超级房东榨取租金。
猛然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易也。”
中免这个一度唯唯诺诺的租客,终于等来了对上海机场这个房东重拳出击的机会。疫情中,上海机场流量大减,房东怕失去房客,房客并不担心失去房东。
事实上,即使是局面极为惨淡的今天,上海机场里面还有大量愿意牺牲五年时间来换空间的股东钉子户,投资者对上海机场长逻辑还在不断坚持。
不过,必须要指出的是,对上海机场的这些虚假希望,很可能长期构成对这些钉子户的长期伤害,长逻辑一旦变迁,没有投资者可以逃脱杀逻辑的个中折磨。
这中间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没有了流量,上海机场作为房东的强势地位一落千丈。
中国中免之所以敢于撕毁合同,有三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中免想要诉诸于不可抗力更改合同的话,未必没有把握赢下这场官司。
另一方面,中免还掌握了海南离岛免税和市内免税店这些收入来源,已经不再依赖于此刻机场剧烈收缩的免税业务来支撑营收。
第三,如果以全球疫情当前情况来判断,虽然中国影响已经降到最低,但出入境的需求受限于海外疫情发展,还很难恢复。
图7:始终未见曙光的全球疫情,来源 WHO
一个颇为尴尬的结论是,对上海机场来说,能够按低线流量适度分成,也要远远好于彻底丢掉中国中免这个超级租客,那样损失只会更大。
换句话说,此刻是上海机场更需要中免,而不是中免更需要上海机场。
放眼未来,疫苗利好出入境的逻辑始终没有出现:疫苗想覆盖全球70亿人并不是那么容易;而疫情长期伴随人类的情形一旦出现,上海机场就很难恢复出入境流量往日的荣光。
而从这次遇到流量下滑重新修改合同的情形看,中国中免作为租客的议价能力被大大低估了,上海机场坐拥上海核心房产,定价能力独步天下的逻辑被彻底撕得粉碎。
另外关于上海机场接下来的跑道和航站楼投资计划,不出意外仍然会按原计划进行,在流量大幅下降的今天,这些固定资产投资来的时间不能更糟糕了:这些巨额投资会进一步消耗上海机场已经恶化的资产负债表,这只会进一步降低上海机场未来的价值。
不仅如此,对许多投资者而言,就算之前的长逻辑还存在,上海机场的长期逻辑在2019年年中也已经阶段性演绎完毕:上海机场冲上近1700亿市值的高点,之后就在一路不停地阴跌。
图8:上海机线周K线
必须指出,上海机场未来无论有多少利好,这个估值都已经包含了之前所有乐观预期的定价:
同期的白云机场,流量远超上海机场,出入境流量同样遭遇团灭,亏损甚至都比上海机场低一半,目前的估值才只有不到300亿出头。这无论如何不能用机场长期价值来解释。
不出意外的话,2021这一年中,上海机场虽然是第一只令诸多机构受伤的抱团股,但却不会是最后一只。毕竟,经历一年牛市之后,极高的估值和实现不了的诺言,只会意味着更多的灰犀牛还在蓄势待发。
5月19日开始,南航将全部转场广州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T2)!乘坐南航航班的小伙伴注意下文啦!1. 去哪里办乘机手续?从广州白云机场T2出发的小伙伴,需要去T2三层办理乘机手续。2. 南航值机柜台在哪里?国内办票区:E区、F区、G区,可以在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第四、第五跑道及T3航站楼)正在急速推进,如今,项目工程的航站区也要来了。记者今日(13日)获悉,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日前发布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航站区设计招标公告,若招标成功,9个月后,大家将可以看到
白云机场T3交通枢纽将形成“两高铁、两城际”轨道布局,22号北延线依次通过T3、T1、T2航站楼。10月31日,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白云机场三期扩建轨道交通配套工程可研编制及勘察设计》招标方案。其中,《T3交通枢纽线路引入方案研究》首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黎广一座海阔天空之城。广东省政府在《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描绘了一幅这样的图景。该规划提出,要结合全省综合交通总体布局,加快机场、港口、铁路、公路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强化枢纽之间、枢纽与线网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付娆、林摇莲 报道:在广州白云机场有这样一群人,无论春夏秋冬,不分白昼黑夜,365天,每分每秒,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白云机场14个道口、40多公里的机场边防线,他们被誉为机场的“守边人”,他们就是广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主体工程拟9月底开建,图近处为新建T3航站楼、远处为既有T1、T2。(设计图)国家发改委近日批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实施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记者7日从广州市有关部门获悉,继今年6月底启动扩建配套
【机场也有“小蛮腰”?白云机场T3航站楼新造型!】白云机场3号航站楼(T3)造型出炉啦!,如同一个有着“纤腰”的英文字母“H”。在航站楼前建设机场交通中心,包括地铁22号线,穗深城际、广佛环线,、广河高铁、广中珠澳高铁等。此外,还在北站规划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前,广东经济呈现强劲恢复的势头,广东民航业也表现非常突出。在1-10月份的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中,广东双雄——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可谓双星璀璨。广州白云机场:3388.73万人次,同比下降44.32%,排名全国第
来源:央视新闻广州白云机场发布2022年春运疫情防控指引,有以下注意事项:1、进航站楼需要核酸检测报告吗?所有进入白云机场航站楼的人员(包括搭乘航班出港的旅客和送行、接机的人员),必须在航站楼入口处刷身份证查验“健康码”,并接受体温检测。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