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7 21:28:22 | 浏览:224
还记得前段时间中免和上机签订补充协议,中免2020年应付上机租金11.56亿元,同比减少70%(此前41.58亿元保底销售提成),因此上机三天市值蒸发380亿元!
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个协议是怎么回事,先给大家说说这个协议:
一开始二者约定的是2019年-2025年,
上机收取的租金:按照实际销售提成和保底租金谁高就收取哪个,相当于上机旱涝保收,毕竟客流量摆在那,收成不错。
但天有不测风云,谁知疫情到来,打破了这种格局,没办法,中免的营收也交不起这个租金,就得开始减免,于是就有了这个补充协议:
从2020年3月1日起
当月实际国际客流≤2019年月均实际国际客流×80%时,
“月实收费用”按照“月实际销售提成”收取;(要是人少不开张,一分钱没有)
当月实际国际客流>2019年月均实际国际客流×80%时,
“月实收费用”按照“月保底销售提成”收取。
直接看这个图就可以:看X落到哪个区间!
也就是说,2020年X没有达到4172,按照月实际销售提成,中免付给了上机11.56亿。
如果X在4172~4404之间,中免需要付给上机41.58亿元。
如果X大于了4404,中免也还是给上机41.58亿元。
这样一来,上海机场不再旱涝保收,首先保底租金收入就没了,甚至还有了封顶。
一.业绩大幅亏损?
疫情和这个协议一签,给上机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市值蒸发,还有营收的大幅下降盈利的大幅亏损。连续亏损两年,业绩一塌糊涂,2019疫情前盈利50亿,疫情一来直接亏损十几个亿,整个2021年继续亏损,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7.8亿元到-16.4亿元,亏损主要是营收的大幅下降。
这就仿佛一下子从衣冠靓丽的高富帅变成了家道中落的破落户。但是飞鲸预感,上海机场再次起家华丽转身的时间点快要到了。
二、重启变身之路?
1.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得先弄明白疫情和这个协议为什么对上机影响这么大?
这还得从上机的业务说起了:
目前上机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浦东机场,分为两块收入:
①航空性业务(政府指导价):主要包括飞机起降费、停场费等与飞机、 旅客及货物服务是直接关联的基础性业务。
②非航空性业务(市场调节价):主要包括机场向航空公司出租办公室以及出租值机柜台、贵宾服务、餐饮、广告、机场内的零售和免税店业务,说白了也就是给旅客提供各种休息、餐饮、购物等服务,但上机只是提供场地,来收取商家的租金。
我们单看这两块业务,就会发现决定这两块业务的主要变量是人,也就是客流量,如果没有旅客,飞机也不用起飞,货物也不需要运输,也没有人会在机场餐厅、免税店消费,于是,由于疫情的到来,国内国外限制出入境,尤其是国外疫情蔓延,客流量大幅减少,这是上机这两年亏损的直接原因。
2.我们先看第一块业务,航空性业务
疫情一来,2020年比2019年,营收直接减少了23.6亿,2021年上半年也仅仅只是同比增加了16%,这主要是由于架次减少,免除了相关项目费用。
像这部分收入,只要疫情控制得当,国内外航班恢复,航空性业务就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那到底能不能恢复呢?
1月10日,中国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在2022民航工作会上表示,2022年,中国民航力争完成总体恢复至疫情前85%左右水平;在疫情不出现反复波动的情况下,力争实现行业整体扭亏增盈!此外,随着国产新冠口服特效药获批上市,疫情得以控制,国内积压了两年的跨国出行需求也蠢蠢欲动。
国外像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也陆续提出开放边境计划,最早从本月起即可入境,无需隔离。
也就是说,国际航班复苏的曙光即将出现!所以上机航空性业务恢复可期!
此外,2019年上机S1、S2卫星厅(全球最大卫星厅)投入使用后年吞吐量从6000万人次提升至8000万人次,上海作为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于航班需求一直都是供不应求,扩大供给量投入使用也就意味着这部分收入未来还能持续爬坡!
3.我们再看第二块业务,非航空性业务
下图是近几年两块业务营收比重的变化情况:
从这两块业务的收入比重上可以看出,疫情之前,非航空性收入的比重逐渐扩大达到了60%以上(2016年营收69.51亿,2020年营收109.45亿),疫情之后,两块收入都直线下降,航空性收入比重开始回升。
也就是说疫情前上机营收的大幅增长,主要是靠非航空性收入带来的。
非航空性收入占大头的是商业餐饮收入(占总营收的49.91%),
商业餐饮收入中占大头的是来自于日上(中免)支付的免税店租金,2019年占到商业餐饮收入的95%(52.1亿)。
刚才也给大家说了,客流量是影响两块业务最大的因素,随着未来疫情影响减弱,出入境限制放开,这一部分收入也会重新迎来增长。
从以往来看,上海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居首,流量价值在整个行业也是居首的,机场免税店的发展对于两个公司是相辅相成的,机场提供流量,免税店提供运营,中免在浦东机场的经营面积达到1.7万平方米了(国内机场免税面积最大),并且机场仍然是免税第一大渠道,中免也在持续发展当中,盈利反弹是可期的。
至于协议对于上机是否有较大的影响,从目前来看,市场环境不同,两个公司之间有博弈正常,从协议内容来看,有些具体计算租金的参数是没有对外公布的,那也就是说二者都有商量的余地,谋求共同发展才是永恒!
小结:从国内外疫情及上海机场两块业务角度来看,未来增长的确定性还是很强的,出境不可能永远限制,疫情影响终归是逐渐减弱的,上海机场,卷土重来,未来可期,飞鲸持续看好!近期注意回调风险!
飞鲸投研长期跟踪特色榜单:《成长50》:汇总各热点行业具备成长潜力的股票;《医药20》:医药行业确定性最强的股票;《消费20》:大消费行业最值得关注的股票。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飞鲸投研。
飞鲸投研:聪明的投资者都在关注!
来源:飞鲸投研
2020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以全年旅客吞吐量4376.8万人次的成绩,一举超越美国亚特兰大国际机场 。历史上第一次登上了全球机场吞吐量排名的榜首位置,2021年 ,属于广州白云机场的传奇依旧在延续 ,2021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4
国庆黄金周即将到来,白云机场预计10月1日至10月7日起降航班8200余架次,进出港旅客超过96万人次,客流趋势总体平稳。10月1日、2日节前高峰及6日、7日返程高峰进出港航班及客流稍高,预计日均航班近1200架次,日均接送旅客14万人次。
“十四五”期间,白云机场三期扩建项目备受关注,其主要建设内容是什么?建设周期和进展情况如何?规划建设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9月1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广州临空经济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2022年春运即将到来,如何切实保障市民健康、安全、平稳、有序出行?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今天走访了解到,白云机场推出多项便民服务,白云机场两座航站楼附近均设有核酸检测点,国内候机区和到达区推出了电瓶车服务,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旅
关于这些年网上“南方蟑螂个头大到吓哭北方汉子”、“巴掌大还会飞”的事实,已经逐渐称为网友共识,也让无数北方人身在南方时不自觉就会去留一个心眼。而近期,就有网友就在微博上发图玩梗,展示自己见过的广东最大蟑螂——“白云机场”,并称还是那种“腿毛
第130届广交会落幕,不少参展商和采购商陆续离开。白云机场提醒:乘坐飞机携带物品要符合民航局相关规定,托运行李前请务必确认行李内没有夹带锂电池、充电宝、打火机和火柴等物品。广交会期间,机场安检、航空公司采取加派人手、开放全部通道、提前开放值
2022年1月5日,广州白云机场、四川省机场集团双双发布2021年度生产业绩。最终,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成都双流机场,以4026万人次再度独占鳌头。而成都双流机场则以4014万人次屈居白云机场之后,继2021年度之后继续摘得亚军的头衔
南都讯 记者 钟丽婷 3月21日,东航MU5735航班在梧州上空坠毁,机上共132人。民航局已启动应急机制。平安保险工作人员赶到白云机场负责对接遇难家属的理赔事宜。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在白云机场,平安保险工作人员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往机场,
11月20日13时,由中建八局华南公司承建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西四指廊工程第一块底板浇筑完成,标志着该项目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19日21时,随着泵车的“阵阵呐喊”,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西四指廊项目第一块地下室底板开始
9月14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广州临空经济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2021年总第125场)。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广州空港委、广州海关、南航集团、省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发布《规划》等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