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7 21:29:26 | 浏览:1532
因年初免税业务生变而股价暴跌的“千亿白马”――上海机场(600009),突然宣布重大资产重组,拟将虹桥机场等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此举能否提振其低迷的股价?
6月9日晚间,上海机场突发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购买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机场集团”)持有的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暂定名、简称“虹桥公司”)100%股权、上海机场集团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暂定名、简称“物流公司”)100%股权及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相关资产(简称“浦东第四跑道”);同时,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公告显示,鉴于目前交易各方对本次交易仅达成初步意向,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经向上交所申请,公司股票自6月10日(星期四)起停牌,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本次交易对方为机场集团,机场集团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而交易标的共涉及三个主体,分别是虹桥公司、物流公司、浦东第四跑道。
这意味着上海机场可能将被注入上述三个主体资产。
事实上,基于上海机场由来已久的同业竞争问题,外界对于本次重组外界并非没有预期,但由于同业竞争问题存在时间久远,此举仍有些意外。
看似解决同业竞争 实则推进资产上市
在过往年报中,公司也曾对存在同业竞争情况及解决措施等予以了披露:目前公司运营管理浦东机场,公司控股股东机场集团运营管理虹桥机场。
根据《上海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对两场功能的布局定位,是以浦东机场为主构建枢纽航线网络和航班波,虹桥机场在枢纽结构中发挥辅助作用,以点对点运营为主,因此,双方的客户基本上是区别化的。
上海机场在年报中阐述:“目前可能存在的同业竞争主要体现为双方可能竞争某一航线在虹桥机场或者浦东机场起降。但是,根据目前管理体制,公司、机场集团和航空公司尚不能自主确定航线在虹桥机场或者浦东机场起降,民航局对航线安排具有决定权,因此,该等竞争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市场化的同业竞争,而是目前民航局统一计划管理下的形式上的、非市场化的、被动的、间接的、较为缓和的竞争。”
因此可以看出,同业竞争似乎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并且这个问题由来已久。
对于解决措施和后续计划,机场集团曾承诺:集团公司将继续努力推进核心资产上市工作,积极履行承诺,实现通过一个上市公司整合集团内航空主营业务及资产、解决同业竞争的目标,并一如既往地注重和保护股东利益。
不过这一承诺最早是在2004年1月3日,彼时承诺对象为公司中小股东,承诺类型为:“解决同业竞争”。
事实上,虹桥机场也曾是上市公司资产,不过在2003年12月31日,上海机场与机场集团签订了《资产置换协议》,将上海机场绝大部分资产和业务从虹桥机场转移到浦东机场,同时拥有浦东机场的候机楼一期跑道等资产,业务集中于浦东机场的经营管理与地面保障。
在上海机场中小投资者看来,这场久拖未决的资产注入和同业竞争问题颇为折腾。不过不论以前如何坎坷,这次重组一旦成功,无疑将提振其近期表现低迷的股价。
免税业务遭变故 疫情重创难恢复
上海机场今年股价暴跌,从年初至今其市值已经跌去三分之一,市值从1500亿元左右缩水至941亿元,主要原因就是其利润最高的免税业务受到影响:由于与中国中免(601888)重签协议,导致2020年度确认的免税店租金收入大幅下滑。
4月23日,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上海机场董事长表示:“受到海南的离岛免税、市内的免税店以及跨境电商,还有进口关税持续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机场口岸免税消费的购买力已经发生了变化,浦东机场此前的免税红利难以为继。”
市值缩水一方面是免税红利消失,另一方面则是疫情影响。2021年一季度,上海机场的业绩同比由盈转亏,连续四季度出现亏损。报告期内,上海机场实现营业收入8.66亿元,同比减少47.05%;归母净利润亏损4.3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0.81元。
就连一直看好的张坤,面对免税格局的突变,今年一季度也对上海机场进行了减仓操作,在今年易方达中小盘混合一季度报告里,上海机场已经退出了前十大持仓股,而去年四季度,上海机场曾位列易方达中小盘混合第8大重仓股,这也是自2016年4季度以来,上海机场首次消失在易方达中小盘混合前十大重仓股名列。
然而此次上海机场资产重组,注入的业务依然是传统的航空性业务,可能对股价的提振作用有限。
航空业务属于“薅不动的羊毛”
从上海机场业务情况看,公司运营管理浦东机场,目前经营业务主要分为航空性业务和非航空性业务,航空性业务指与飞机、旅客及货物服务直接关联的基础性业务;其余类似延伸的商业、办公室租赁、值机柜台出租等都属于非航空性业务。
目前航空性业务等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按照民航局相关文件规定实行政府指导价,非航空性业务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价。
航空公司本身日子并不好过,没有多少羊毛可薅,并且受到民航局的照顾,明码标价,因此,航空收入增速偏低,而非航空业务就不一样。过去五年里,上海机场业绩的持续增长,与免税收入密不可分。
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上海机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0.62亿元、93.13亿元、109.45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83亿元、42.31亿元、50.3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0%。
这其中,上海机场的非航空性收入成为其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在营收破百亿的2019年,该公司非航空性收入为68.61亿元,占比高达62.68%。
而在2021年1月29日,上海机场公告的《关于签订免税店项目经营权转让合同之补充协议》变更了上海机场与日上上海2018年签订的关于免税合同系保底与销售分成二者取高模式,改为“当国际客流≤2019年流量的80%时,取销售分成;当国际客流<2019年80%时,取保底。”
在2018年的免税合同中,上海机场的免税收入与日上上海的免收销售额直接挂钩。具体细则为:当月实际销售提成≥月保底销售提成时:月实收费用=月实际销售提成;当月实际销售提成<月保底销售提成时:月实收费用=月保底销售提成。
而在新的协议中,上海机场的免税收入仅与国际客流量挂钩,这直接动摇了免税收入的保底根基。
与疫前2019年3月份相比较,上海机场国内旅客吞吐量已经有所增长:2019年3月,该数据为308.50万人次,今年同期则为336.77万人次。
但是,国际国际旅客吞吐量的萎缩,是上海机场旅客吞吐量削减的主要因素。由于海外疫情迟迟不见好转,继续压制着上海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的恢复。
因此,利润增长的核心――非航空业务目前来看难以有所起色,而注入的资产对于上海机场的提振作用还有待观察。
春节越来越近,白云机场客流量强势不减!1月19日全天计划进出港航班1504班,接送旅客逼近24万人次。自1月15日以来,白云机场已连续五天客流量保持23万人次以上,1月18日单日托运行李创下最高纪录。高峰期间来机场车多、人多,白云机场提醒您
据广东省发改委消息,4月29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修编(2020年版)》获得国家民航局正式批复。据透露,新规划中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定位为引领粤港澳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支撑民航强国战略的国际航空枢纽。白云机场是国内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是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持续扩散,作为中国对外交流的前沿,广东口岸迎来大量过境人流。最新消息显示,为加强对入境人员的人文关怀,同时为实现无缝衔接和封闭管理,广东将对入境广东的中国籍旅客,实施全流程健康监测和管理服务,重点实现口岸筛查、专车接送、社区
5月19日开始,南航将全部转场广州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T2)!乘坐南航航班的小伙伴注意下文啦!1. 去哪里办乘机手续?从广州白云机场T2出发的小伙伴,需要去T2三层办理乘机手续。2. 南航值机柜台在哪里?国内办票区:E区、F区、G区,可以在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第四、第五跑道及T3航站楼)正在急速推进,如今,项目工程的航站区也要来了。记者今日(13日)获悉,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日前发布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航站区设计招标公告,若招标成功,9个月后,大家将可以看到
白云机场T3交通枢纽将形成“两高铁、两城际”轨道布局,22号北延线依次通过T3、T1、T2航站楼。10月31日,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白云机场三期扩建轨道交通配套工程可研编制及勘察设计》招标方案。其中,《T3交通枢纽线路引入方案研究》首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黎广一座海阔天空之城。广东省政府在《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描绘了一幅这样的图景。该规划提出,要结合全省综合交通总体布局,加快机场、港口、铁路、公路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强化枢纽之间、枢纽与线网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付娆、林摇莲 报道:在广州白云机场有这样一群人,无论春夏秋冬,不分白昼黑夜,365天,每分每秒,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白云机场14个道口、40多公里的机场边防线,他们被誉为机场的“守边人”,他们就是广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主体工程拟9月底开建,图近处为新建T3航站楼、远处为既有T1、T2。(设计图)国家发改委近日批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实施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记者7日从广州市有关部门获悉,继今年6月底启动扩建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