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7 21:28:54 | 浏览:1405
日前,《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文对外发布。
规划围绕“强枢纽、织网络、提品质、优治理、促转型”总体思路,提出到2025年,持续完善以“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超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同时,提出上海中心城60分钟可达毗邻城市、主要枢纽120分钟可达长三角主要城市、轨道交通市区线和市域(郊)铁路运营总里程达960公里等发展目标。
与浦东有关的项目
主要有哪些?
一起来看↓↓↓
浦东机场继续扩容
202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350万标准箱,连续11年位居世界首位。“十四五”期间,集装箱吞吐量将进一步提升。规划提出,至2025年,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4700万标准箱(TEU)以上,水水中转比例52%以上,国际航运枢纽港服务品质世界领先,联通、绿色、智能的现代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提升港口设施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提出了多条措施,包括将开展新一轮上海港总体规划修编,统筹岸线资源,完善港口布局,优化港区功能,充分挖掘港口潜能。实现洋山深水港区四期自动化码头全面达产;推动实施小洋山北侧综合开发,高水准推进洋山深水港区建设运营;推动罗泾等港区转型发展,完善港口能力结构。支持市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推进长三角地区沿江、沿海多模式合作,加快与长三角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以及探索建立规划统筹、管理协同、信息共享、市场融合的区域港航一体化治理体系,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等。
为保证集装箱进得来出得去,“十四五”期间还将打造高效畅达的集疏运体系:推进沪乍杭铁路(含浦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外高桥港区铁路专用线及疏港道路建设,推进南港码头铁路专用线相关前期工作。积极拓展海铁联运市场,建立和完善内陆地区对接上海港的海铁联运通道,提升信息互通共享水平。建设临港集疏运中心,实现洋山深水港区与水路、铁路、公路的高效衔接。建成沿江通道西延伸和浦东段、两港大道、G228等,改善港口道路集疏运条件。支持东海大桥智能重卡系统建设,提升陆路集疏运效率。加强长江口航道综合治理,提升长江口航道通航能力。加强内河航道网络与海港主要港区的衔接;规划建设大芦线东延伸等河海直达通道等,继续推广江海直达及河海直达运输模式。
在空港建设方面,推进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新建T3航站楼、货站、飞行区滑行道以及机务维修等综合配套工程。推进航空器高级场面引导系统(A-SMGCS)研究与建设,对虹桥国际机场绕滑道系统进行安全改造,提升两场运行效率,打造世界一流的航空枢纽设施。
加强“四网”建设
新开工一批轨交线路
“十四五”期间,本市将继续加强和完善铁路网、轨交网、道路网和航道网。其中,铁路网加快构建“五向十二线”干线铁路通道布局;轨交网重点加快市域(郊)铁路骨架建设,持续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轨道交通市区线和市域(郊)铁路运营总里程达960公里;道路网中全市高快速路里程将超过1100公里;航道网建设上持续推进“一环十射”高等级航道建设,形成“连接苏浙、对接海港”的格局。依托四张网络,实现上海中心城60分钟可达毗邻城市(太仓、昆山、嘉善等),主要枢纽120分钟可达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站点600米半径范围内常住人口、就业岗位覆盖比例分别达到55%、61%以上。
2020年,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785公里(含金山铁路56.4公里),较 2015年增加了111.5公里(包括17号线、13号线二期三期、11号线迪士尼段、9号线三期、5号线南延伸、浦江线、10号线二期和18号线一期部分区段等),加强了对张江科学城、长三角示范区等重点地区的服务。
不过,与纽约、伦敦等全球城市相比,中央商务区的集聚能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北外滩、张江科学城、“一江一河”沿岸的新一轮建设发展,将进一步增强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功能,对提升交通保障能力、交通服务可靠性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同时,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新城与毗邻城市、周边城镇间联系需求日益增加,与中心城也仍将保持较强联系。城镇圈作为郊区空间组织和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内部的通勤出行需求将较快增加,需要完整的交通体系给予保障。
为此,“十四五”期间,本市将构建市域(郊)铁路骨架体系,加强整体统筹和顶层设计。建成17号线西延伸,推进机场联络线、崇明线、嘉闵线、两港快线等建设,形成联贯浦东、虹桥两大综合交通枢纽、支撑东西两大战略片区、衔接苏浙两省的市域骨干快速通道,带动新城、重点地区和近沪地区发展。推动既有铁路线路及场站功能提升。推进南何支线等既有铁路改造利用,增强铁路服务市域客运及城市物流功能。
持续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覆盖水平,全面建成14号线、18号线一期、2号线西延伸、13号线西延伸等线路。开工新建18号线二期、23号线一期、21号线一期、19号线、20号线一期等线路。加快规划建设12号线西延伸、15号线南延伸、19号线北延伸、20号线东延伸、21号线东延伸、13号线东延伸等线路。
其中,21号线一期工程已开始进入勘察、设计阶段,该线路由六陈路站(暂名)至东靖路站,途经上海迪士尼,全长约28.0公里,共设车站18座,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责任编辑 刘婉鑫
来源 浦东发布
日前,《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文对外发布。规划围绕“强枢纽、织网络、提品质、优治理、促转型”总体思路,提出到2025年,持续完善以“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超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同时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21日讯,有投资者向超声电子(000823)提问, 董秘好!细读贵司债券反馈回复,了解贵司第三季生产满产达85%,及汇率波动对贵司不会产生重大不良影响,使股民放心!贵司募投高频高速印制线路板,与高性能H
老生常谈的“西藏旅游”,并非指仅限于西藏这一目的地的景点旅游,而是包含众多线路的自驾观光旅游过程。所谓“西藏旅游,不在终点,而在沿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广为人们熟知的318国道川藏线,西藏自驾观光走得最多的线路,只是西藏各大旅游线路中的其
成都去拉萨,大多数人都只知道川藏南线、川藏北线。实际上,川藏线泛指一切从四川到西藏的通道,路线纵横交错,错综复杂,远不止318国道川藏南线、317国道川藏北线。上为川藏北线、下为川藏南线入藏时,因为川藏南线沿途自然风光更为旖旎、整体路况更为
自驾进藏的线路不少,走得最多的人是川藏线。川藏线分为南线和北线,和中线,都是从成都出发,落脚于拉萨。基础的南线和北线,还有组合的线路,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线路呢?1南线-适合第一次进藏南线是大家熟知的国道318,全长大约2142公里,被誉为中
昨日A股6月24日,A股三大股指出现分化,沪指涨0.01%,创业板指跌超1%。光伏板块掀起涨停潮,钛白粉、鸿蒙概念等板块回调。隔夜外盘美东时间周四,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大涨322.58点,纳指、标普500齐创历史新高。消息方面,美国总
2月15日,襄州区峪山镇响井村 县道 X026徐窝至峪山改建工程施工现场,100多名施工人员和25台设备正加紧进行路基清表作业。#襄阳头条##襄阳##看鉴襄阳#项目起点位于张家集镇徐窝村以东,止于峪山镇S335相接处,全长25.118km。
二月二龙抬头,正是项目开工的好时节,金台按下“快进键”抢抓黄金期,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实施。2月24日,全区2020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我区长青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施工现场举行。副省长、市委书记徐启方下达开工令,市领导马秉寅 、刘荣贤
点击右上方字体“关注”,即可免费阅览和获取《运城新观察》最新资讯。芳菲四月,盐湖大地项目建设春潮涌动。4月15日,盐湖区第三批总投资53.86亿元的9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为盐湖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区委书记李哲宣布项目开工。区委副书记、
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抓项目就是抓发展。10月30日,运城市举行2021年第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临猗分会场13个项目同时开工,以强有力的项目建设为抓手、为突破,稳增长、促发展、保就业、保民生,加快推进“一园三区四个临猗”建设。临猗县委副
11月3日,有市民向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咨询,府谷机场总体规划和初步设计什么时候批复?定边机场可研报告什么时候获批和开工建设?陕西省发改委当日进行了回复。陕西省发改委回复表示,府谷机场由地方政府牵头正抓紧推进初步设计阶段相关工作,下一步,陕
弱电线路入地改造是改善城市形象、减少安全隐患、提升居民获得感的重要举措,10月25日,我县在华鑫科技园举行弱电线路标准化建设、龙山大街联通项目开工仪式。副县长、县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副组长王向前参加开工仪式并讲话。王向前强调,弱电线路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嘉兴机场项目可研报告近日正式获批!连日来,这一消息备受关注,在位于秀洲区王店镇的嘉兴现代物流园内更引发广泛热议。“客货并举、以货为主”的明确定位、4E级高等级机场跑道、未来每年120万吨货运吞吐量等信息,也给予园区及
来源:椒江发布8月3日,椒江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接到通报,湖南省张家界一出租车司机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我区有4人与病例有接触,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其中1人在区外,截至目前,我区的3名密切接触者和40名次密接已落实集中隔离管控,密切接触者的核酸检测
来源:莲都发布新消息来了!丽水机场将于2023年建成,拟通达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今天小编就先带大家了解丽水机场及配套项目概况和目前进展情况:丽水机场定位为国内支线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将新建一条长2800米、宽45米跑道。机场按旅客吞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