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叔杂谈:上海为什么这么难?

时间:2022-08-20 22:22:14 | 浏览:8831

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疫情带来的封控,让上海市公共服务体系遭到挤兑,濒临崩溃。但一个在平时可以保障上海高效运转的公共服务体系,到了因为疫情“封城”后,面对10倍、甚至100倍的需求,上海市公务员队伍真的已经无能为力了。

【编者按】本文由作者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明叔杂谈”,有很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1)最近一段时间,上海疫情一直牵动着全国人的心。在“封城”后,上海民生物资保障和居民紧急就医、用药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极端案例,经过网络传播后,形成一波又一波的舆论风暴。

2)上海在此轮疫情爆发前,一直是中国抗疫的“优等生”,其精准抗疫的种种做法,为全国民众津津乐道。但在这一轮疫情中,大家突然发现,在奥密克戎已经在社区大范围传播后,上海的精准抗疫已经失效。同时,当上海全城“停摆”后,其公共服务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上海的“光环”好像一下子全部消失了。

3)上海抗疫,最难的地方在哪里?我们先回忆一下武汉当初的情况。2020年初,武汉面对初代新冠病毒,相当于是为全世界探索,参加了一次抗疫的“闭卷”考试。当时,全世界对病毒的了解都很有限,疫苗、药物更是缺乏。大家对于如何在和平年代,应对一种传染性很强、病死率不低的传染病,也缺乏经验。当时,武汉医疗资源遭到挤兑,大量患者得不到检测、隔离、收治,局面一度显得混乱且悲惨。在“封城”后,武汉的医疗物资、民生物资供应、保障、分发等,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些东西,我至今仍历历在目。但后来,武汉在全国各省市对口支援下,朝着“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方向迈进,终于在“封城”70多天后,迎来了解封。可以说,武汉抗疫,为全中国后来实施“动态清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武汉抗疫,当时最大的挑战,有三个:第一,是“闭卷”考试,有太多未知数;第二,是前期医疗体系遭到挤兑,这对新中国来说,几乎是第一次出现的事情;第三,是不太知道怎么在和平年代,在抗击新冠的同时,保障好民生需求。

5)2022年,上海抗疫,面临的是另外一种挑战。当奥密克戎出现后,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已经呈现了指数级增加(有研究显示,奥密克戎BA.2变异株R0达到9.1),但同时奥密克戎的毒性有所下降。上海在“封城”后,民众就医因为隔离、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等问题,面临很大的挑战,但上海医疗资源本身并没有遭到挤兑,也没有出现崩溃。但是,一个新问题出现了:当一座拥有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停摆”后,上海公共服务遭到挤兑,公共服务体系一度接近崩溃。在那么多的热点舆情中,大家都反映,给居委会打电话,说了很多,但迟迟得不到解决。

其实,不是说居委会不反映大家的心声,而是居委会把大家的需求报上去后,街道、区、市里,已经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资源,来及时响应、满足大家的需求。大家还发现,110、120、12345等公共服务电话怎么也打不通。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疫情带来的封控,让上海市公共服务体系遭到挤兑,濒临崩溃。很多人听到网上民众求助、反映问题的录音,会觉得很愤怒,“为什么就没有人管?”这是一种自然反应,但这个问题本质上不是一个道德问题,不是居委会的人不想做事,不是街道的人冷漠,不是上海区里、市里的工作人员不努力。

实际上,我相信,此时此刻,上海市公务员队伍是全中国最辛苦、压力最大的。但一个在平时可以保障上海高效运转的公共服务体系,到了因为疫情“封城”后,面对10倍、甚至100倍的需求,上海市公务员队伍真的已经无能为力了。我看也有人说,上海的公共服务长期外包、市场化,疫情造成的“封城”,让市场“停摆”,导致对民众的需求响应不及时。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视角。

6)上海公共服务体系遭到挤兑,是客观事实,但上海能不能再做一些事情?应该是可以的,而且应该做得更多。前段时间,上海物资供应吃紧,上海市开放电商平台的运力,这就是主动作为。类似的举动,上海应该要更多一些、更快一些。上海市各层级、各领域的决策者需要靠前指挥,多到街道、社区调研,亲身感受上海市民的心声,一定要发挥问题导向,把卡点、堵点、难点、问题点一个一个全部解决掉。上海抗疫做得好坏,事关全国。上海政府在抗疫期间保民生做得好坏,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全国民众中的口碑、公信力。这是上海当前面临的最大政治考验。

目前,针对民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物资保障不充足、不及时,就医用药难的问题,上海要尽快拿出解决办法,拖不得、等不得。比如,很多人反映,紧急就医,依然需要等4个小时核酸结果出来,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再比如,上海现在疫情扩散的风险不小,从上海出来的人,有很多被检测出阳性。因此,非必要不离沪,要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周边地区一边帮着上海抗疫,一边还要紧绷神经,防止上海疫情外溢,太难了。

7)上海还需要跟民众讲清楚,现在的问题到底有哪些?卡点、难点到底在哪里?上海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预计的时间节点是什么?如果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也要跟民众说清楚,争取大家的谅解。现在,上海民众、全国民众,每隔两三天就从互联网上看到一些极端案例,由于缺少上下文,很容易“上头”,形成恶性热点舆情。上海地方媒体,包括澎湃、界面等,这次针对舆情中的很多谣言,应对、说明是很及时的。接下来,针对民众集中抱怨、投诉的问题,也要有更及时的说明、解释和回应。

8)对于上海民众来说,这段时间确实很辛苦。昨天,有一篇文章刷屏,说上海人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极限了”。这确实说明,上海民众面对长时间的封控,特别是在民生物资保障不充分、紧急就医用药问题凸显的背景下,大家充满了焦虑、疲惫,甚至是愤怒。上海确实需要直面民众的情绪,让抗疫更科学,让保障民生更充分。在做好事情的同时,也要多一些沟通、多一些倾听、多一些安抚。抗疫,就是和平年代的“战争”,现在特别需要上海争取民心,上下齐心,以便真正做到共克时艰。

9)对于上海市民众来说,虽然很辛苦、不容易,但还是要再坚持坚持。抗疫就是“华山一条路”,这个时候,上海在抗疫思想上不能有任何的“三心二意”。任何人都不能再传播“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感染了没事儿”、“不应该严格抗疫”等不合时宜的说法(前段时间,上海某科普作家跟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录音,明显违背科学,有违中国抗疫总方针,造成了误导民意的后果)。现在中国全国,包括上海,采取的“动态清零”政策,就是基于科学、基于数据,做出的科学决策。要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上海市公务员队伍、全体上海市民,必须跟中央和国家“动态清零”的抗疫总方针保持一致。全世界的经验都表明,面对新冠,松一阵儿、紧一阵儿,是最要命的。要么彻底“躺平”,接受民众大面积死伤,要么“严格抗疫”,否则,搞“仰卧起坐”,最后一定是人财两空。

10)上海接下来就是要做好三件事情:第一,在抗疫方面,要真正落实“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上海目前每天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都接近3万,再加上他们的密接、次密接,所有的转运、隔离、治疗工作,挑战非常大。甚至可以说,这是全中国抗疫到目前为止面临的难度最高的“考卷”,也是全世界抗疫面临的难度最高的“考卷”;第二,保民生要落到实处,尽快见到效果。让老百姓吃得好、睡得好,有病能及时就医,有病能及时用药,这非常关键,这是赢得上海民众对“动态清零”政策支持的关键;第三,要多做沟通工作,跟老百姓开诚布公,把问题说清楚,把解决办法说清楚,解决不了的,要把难点说清楚。

对于在实际工作中抗疫不力、保障民生不力、解决民众就医用药不力的负责人,要追责。从武汉到西安,再到吉林,官员抗疫不力,就要承担责任,这种做法对于压实责任、惊醒部分浑浑噩噩的人,是有效的。

从全中国过去两年多抗疫的经验来看,只要认认真真落实“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疫情通常在一两个月内就会解决。我不是专家,但从数据的趋势看,上海在接下来1-2周内,疫情出现拐点,是很有可能的。到6月1日前,彻底结束战斗,也是很有可能的。但前提是,上海必须严格落实“动态清零”的总方针。


我最近反复说,抗疫就是和平年代的“战争”,已经没有了最好的选择,只有最不坏的选择。用香港的数据作为对比,同样是奥密克戎,香港这一波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8000人。上海人口是香港的3倍多,如果像香港那样,疫情失控,医疗体系崩溃,不能做到“动态清零”,上海最后至少要死亡两三万人。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上海现在重症比较少。同一个奥密克戎,在香港造成那么大的伤亡,在上海感觉好像并不严重。

其实,科学道理很简单,恰恰是因为上海实施了“动态清零”的政策,才没有让上海疫情彻底失控。否则,如果上海在短时间内出现100多万、200多万,甚至300多万的感染者,医疗体系一旦崩溃,上海肯定也要死几千人,甚至是几万人。数据不会撒谎。世卫组织的报告也明确了,虽然奥密克戎的毒性下降了,但由于其传染性太强,奥密克戎造成的感染人数大幅增加,这导致在一些国家,奥密克戎流行期间的死亡人数,比此前的峰值近似,甚至更高。

上海人民辛苦了!

我依然坚信,没有一场“倒春寒”,可以延续到阳光明媚的5月、6月。只要上海政府和民众上下齐心,坚持“动态清零”,就一定能取得抗疫的最后胜利。期待上海早日“解封”!

相关资讯

上海市介绍

上海,简称“沪”或“申”,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地处长江入海口,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上海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

上海一男子开着改装玩具卡丁车上路…警方通报

男子深夜驾驶玩具卡丁车上路结果被网友举报了近日,一名驾驶卡丁车违法上路行驶的男子被上海宝山公安查处,违法嫌疑人邓某被警方处以罚款1000元的处罚。8月15日,上海公安局宝山分局接网民举报称,前一天深夜,有人驾驶卡丁车在锦秋路的非机动车道内穿。

新片区表彰第三批“临港工匠”

8月30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行第三届“临港工匠”表彰大会,20名来自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的“临港工匠”和20名提名者获表彰。记者了解到,“临港工匠”可作为候选人直接参评当年度“上海工匠”,符合条件者还可以作为新片区管。

上海百强企业入围门槛88亿元,首个净利润超千亿元企业诞生

上海百强企业榜单以上一年企业财报公布的营业收入作为排名标准,每年都传递出重要的经济发展信号。从2022年榜单来看,上海百强企业总体呈现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实。备受关注的2022上海百强企业排行榜于8月30日正式公布。

上海荣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今天上午在京举行,上海边检总站上海机场边检站执勤十五队被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抓捕“百名红通”第一人戴学民,查获“漂白身份”潜逃10年、涉案金额超过4亿元的公安部A级。

上海杨浦46岁阳性感染者轨迹公布

杨浦区副区长王浩表示,今天,杨浦区报告1例社会面发现的阳性感染者。澎湃财讯8月25日17:00,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34场新闻发布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阳性感染者此前7天内活动轨迹除居住地外,主要涉及。

上海绿瘦训练营:沉浸式体验更具私密性

对于大体重人士来说,借着暖春进入封闭式减肥训练营减重,有望在夏天到来前,完成华丽丽的逆袭。值得留意的是,目前市面上的减肥训练营大多借用度假村、酒店、健身房的健身场地展开训练。三月不减肥,四五六月徒悲伤。

首发,铜仁⇄上海虹桥!他们有话想说……

8月18日8时30分,伴随着鸣笛声,以“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号冠名的高铁列车驶出铜仁站,驶向上海虹桥。这也是铜仁站首次开行直达上海虹桥站始发高铁列车。这辆以“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号冠名的高铁列车,车身、座椅、行李架等贴满了“梵天净土·桃源铜

鹤壁浚县新增2名无症状感染者,系上海返回人员

3月31日,浚县在对上海返乡集中隔离人员例行核酸筛查中,发现2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无症状感染者1:系上海市闵行区贝特威自动化厂员工,浚县小河镇张刘庄村人,于3月29日16:17,从上海市闵行区乘坐Z40列车16车

上海最大!浦东机场P4长时停车库启用

浦东机场P4与长时停车库位置关系《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尚机轩 报道:12月31日零时起,上海浦东国际机场P4长时停车库正式启用,这是目前上海最大容量的立体停车库。本次将首先开放两个停车区,可同时停放2732辆车,从而有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首尔旅游网甘蔗种植网樊少皇影迷网家电维修论坛今日济宁高空跳伞运动网河南旅游网鸿星尔克股票网陈百强歌迷网高端全屋定制官网水瓶座运势网杭州旅游网红水河第一湾资讯网今日聊城安顺头条新闻网
上海机场股票-上海机场股票价格今日行情、上海机场股票代码、上海机场今日股价、海南航空股票最新信息、明日股市预测走势分析、股市行情今日大盘分析、京东方A股票未来走势、明天大盘走势预测最新消息、上海机场股价东方财富资讯网。
上海机场股票 guojiumao.com©2022-2028版权所有